【花蓮場】氣候危機的共生解方
- 2024/11/02 (六)
- 花蓮縣 新城鄉 北埔路13之1號芥菜種會 花蓮習藝所 會議廳
【花蓮場】氣候危機的共生解方
今年六月炎熱的夏季展開,
泰國清邁生態社區的 Jon Jandai 也跟著這股熱浪來臺,
三場大小演說和一場自然建築工作坊,帶給臺灣許多堅持永續生活的力量與愛。
樸谷在與 Jon 的交流中,更像是打開寶箱,
窺見他對於「自由、氣候、經濟、社群」有著許多幸福解方!
因此我們邀請 Jon 於十一月再次來臺,在微涼的季節,
11/1 (五)~ 11/3(日) 在各地展開四場系列演講,
更邀集各區域永續生活與談人與 Jon 對談、共同獻上給臺灣社會的深情解方:
關於 Jon Jandai

來自泰國東北的農村,
被我們暱稱為 P'Jon 的 Jon Jandai 跟你我一樣,
曾在大都市打滾,
歷經上班下班,或是沒日沒夜工作,
只為賺取生活費用的日子。
但如今,他卻成為知名的自然生活倡議者,
在清邁創建的 PunPun 生態村,同時也是永續教育與種子保存中心,
每年總有絡繹不絕的全球學習者進駐,除了學習各種自然農法與建築技法,
更為了瞭解如此 自然快樂的富足生活 是如何達成。
氣候危機

當我們追求著每年疊高的經濟成長,享受物質帶來的豐盈數十年後,
如今無可避面地,
必須接受我們在暖化和氣候變遷的路上煞不了車的現實。
這幾年地球的能量釋放越來越劇烈,不論是颱風、暴雨、地震。
接下來每一年的夏天只會越來越熱,
每一年的乾旱期越來越長,
每一次的颱風越來越劇烈,
瞬間內傾倒的暴雨成為常態,
現在的城市系統要應對這一些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
已捉襟見肘。
___
重新和大自然合作,成為在氣候危機下,保護個人生命與財產安全的最佳解方。
Jon x 顏嘉成

這次我們邀請到,住在颱風與地震第一線,花東的樸門老師們:
一位是花蓮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的顏嘉成老師。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嘉成老師便投入、參與多年的城鄉規劃與社區工作。
2005年移居花蓮,投入社區、部落營造工作,運用樸門永續設計的概念,
進行鄉村之產業發展與生產方式的轉型。
參與豐南水梯田、豐濱大港口水梯田復育計畫、台東安朔部落森林咖啡等工作。
現為加納納部落合作農場、富里天主堂綠生學習農場、玉里鎮綠生米推動、黎明向陽園區綠色療癒規劃等顧問。
除了在台灣東部地區進行樸門永續設計協助與諮詢外,
並積極參與國際樸門運動與串連,
進行中國(香港、北京、杭州、泉州)、馬來西亞等樸門教育發展。
近年來透過綠色戰士工作坊的操作與概念在社區、部落與大學中,
進行永續生活、因應氣候變遷的推動與實踐。
___
Jon x 樸谷工坊 林宜慧 梁淳禹

另一對與談人則是活動的主辦方:樸谷工坊的 林宜慧 和 梁淳禹。
遊歷世界,深入造訪過各處永續基地,
同時在台東鹿野建立教學基地的他們,
不只是樸門老師,也是靈性工作者與三個孩子的父母,
將協助我們將視角擴展轉動到未來與宇宙的高度。
與談人們將跟 Jon 聊聊,這幾年在強震與颱風的侵襲下,我們學到了什麼?
同時勘驗在氣候災變中,新的設計是否也會萌芽茁壯?
另一方面也聽聽 Jon 的想法,在面對氣候危機時,
人類該如何調適自己、調整生活形態,
才能更堅韌從容地面對我們身處的氣候大震盪。
___
Jon x 同樣迎向熾熱陽光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