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tems
兒育:放下害怕,成為自由的父母 (PDF)
End Date: 2035/12/31 23:59(UTC+8)
Share with
Copy linkShare to LineShare to Facebook

兒育:放下害怕,成為自由的父母 (PDF)

NT$ 300

【專門為心繫於下一代與地球永續的未來之~生態村經驗中的育兒書籍 】

泰國清邁 Pun Pun 生態村的創辦人 Jon Jandai 在《兒育》一書中寫下:

「孩子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就是我們的孩子,照顧自己就是在照顧我們的孩子。」

即使愛、幸福與自由長期以來,在主流強勢下形同象徵性紀念銅像、被崇尚經濟的價值觀打壓,但因為它們就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裡,所以我們卻不曾遺落。是身為人,無法失去的。

兒育:放下害怕,成為自由的父母【樸谷實體書籍訂購單】

在難得屬於自己的時間,

也許能靜靜閱讀《兒育》,

和成為自由父母的內在渴望連結?


除了電子版簡便節約,

現在也提供熱愛實體一書在手、隨翻隨看隨處感動的可能:

實體書預購單開放中


版權宣告

作者:Jon Jandai、Peggy Reents

英譯中:林宜慧、熊家媛、梁淳禹

編輯:熊家媛

封面設計:黃蘭茵


發行人:梁淳禹

出版:樸谷工坊

出版日期:2025 年 5 月 初版

定價:台幣 300 元

ISBN:


中文版權為 樸谷工坊 所有。


未經版權方事先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包括電子、機械、影印、錄音等,重製、存儲或傳送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書序/ 樸谷工坊 Ellejana

這是樸谷翻譯 Jon 和 Peggy 的第五本書籍。一路走到這裡,像是一場奇幻旅程。從2024母親節出版的第一本書《回家》、《逆流園藝》、《住在泥土裡》、《居家留種手冊》,走到了2025年母親節出版的《兒育》,這才發覺,原來孩子與夥伴們,陪著我們走了這麼遠,而我們又因爲他們,擴張成了ㄧ個跨越地域性與世代的社群網絡,讓彼此的生命與之間,都更加地強韌了。


2015年的夏至,女兒 Ramjini 於宜蘭鄉間居家誕生,我 (Ellejana) 與伴侶 Parama 成爲了父母親,開始了「養育孩子」的學習與修行。


至今十年好似一轉眼,但其實很長,我們在宜蘭和台東的鄉間,三個孩子跟著我們,總共搬過六次家,一次次地重新建立永續生活基地,曾經是那麼地難以紮根、又因此有如今的茁壯穩定。


在沒有社群/村落力量的社會中要好好養孩子,是多麼地難,我的內在曾經多麼渴望有一個社群,也曾經信心全失。


我們曾摔落低谷不下千萬次,拉起我們的常常是鄰居、父母親、孩子的學校老師和其他家長,還有學生與志工夥伴們,讓我們甚爲感激!


如今似乎有個社群的輪廓開始長成,台東鹿野的在地朋友師長、和經常來訪的樸谷學生與志工,陪著我們更勇敢地長出更多的相信與愛-- 這是社會中最需要與大同社會的組成元素。


💕


樸谷的三個孩子,都是在東部的鄉間居家生產、幾乎沒有使用西藥和疫苗的方式下長大的。這與 Jon 和 Peggy 的養育方式很類似。


而孩子的成熟與穩定,是需要父母親,沒有恐懼地相信自己和大自然的節奏,去陪伴出來的。我們有幸能有 Jon 和 Peggy 陪伴著我們去相信自己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更陪伴著我們去完善基地與社群的建立,而我們也因此更能夠陪伴其他人,更相信自己。


💕


從 2013 年第一次去 Pun Pun 後,我們一直與 Jon 保持聯繫,從 2024 年開始,我們多次邀請 Jon 來臺。2024年11月巡迴演講後,聽 Jon 分享與 Peggy 一起準備孕期,跟養育孩子 Tahn 的事,因此發現了有《兒育》一書。


第一次在讀的時候,我深感自己被同理、心被接住,被文字擁抱了。


書中有很多的方式,也是樸谷養育孩子的方法,也因此讓我們更安心於自己的做法。


然後慢慢地,孩子們成為了生活中的小夥伴,長得很自立、友善、健康,讓我們看見多年在養育和陪伴,都很值得。


謝謝夥伴 熊家媛、伴侶 Parama 一起將此書翻譯,深情出版,謝謝讀著此書的你和妳。


願此書也陪伴著其他人

長成無懼的自己

充滿信任的自己


成爲真正的人,共勉之。


Ellejana 2025/5/12.

台東。鹿野。

試閱內容 【懷孕】

當得知佩姬已經懷孕一個月時,我有些震驚。這是出乎意料的消息。但下一刻,我因爲即將成為一名父親而興奮不已。這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感覺。彷彿佩姬和我真正成為了一個生命,共同組成了一個名為「家庭」的整體。這讓我理解了許多我認識的人,他們在有了孩子後,生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有些人之前不在乎任何事情,每天只是喝酒。有些人曾是幫派份子,總是打架。有些人無所事事,對什麼事情都不負責,但在生完孩子後,都變成了更負責且認真生活的人。


一得知懷孕,佩姬就開始認真學習懷孕、分娩和育兒知識。她與不同的人對談,並尋找書籍來閱讀。每天我們都有新的資訊可以聊。我真的很佩服佩姬尋找資訊的積極程度,因為我做不到她所做的事情。不到一個月,我們已經有許多書籍和雜誌可供閱讀和討論,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想法,並讓我們對如何照顧孩子有了更多不同的思考方向。


我相信只要母親被照顧得好,孩子自然就會好。我從飲食著手。我們開始盡可能使用有機食品。有時我們吃魚和雞蛋,但不吃其他肉類。我們主要吃蔬菜、水果、豆類和芝麻籽。佩姬有時一個人吃超過一公斤的荔枝。我們每餐都自己煮,因此避免了很多味精、防腐劑和加工食品。我們也將糖和油的攝取量控制得當,後來這種料理風格,成為了 Pun Pun 社區至今的日常飲食。


許多人喜歡服用維生素、礦物質或補品。我看到許多人會特別服用鈣和鐵。醫生希望每個人都服用這些補品以防萬一。然而,我們一致認為這些營養補充品是不必要的。如果我們身體健康並且已經照顧好自己,那麼吃真正的食物應該比加工過的維生素錠和礦物質錠攝取到更多優質的營養素。


傾聽自己的身體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身體會告訴我們缺少什麼。就像以前,有人懷孕時很想吃這吃那的,那是身體在告訴他們缺少某種營養素。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缺少哪些營養素,但我們想吃的東西中會有很多這些營養素。例如,有些人會想吃土,是因為他們缺少鐵或鈣,而這在土壤裡很多。在過去,人們是會吃土的。有些人想吃綠葉,因為許多綠葉蔬菜有很高的鐵含量。但是這可能不適用於對於糖、咖啡和白麵粉上癮的人。


照顧母親就是照顧孩子,因為母親和孩子是生命共同體。除了盡可能使用最自然的食物,盡量使用最少的化學物質之外,我每天也幫佩姬按摩,保持她的血液流暢和肌肉放鬆。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是完美的。我們總是保持積極的態度。我必須認真地訓練自己,以正面的方式看待每件事情。當佩姬或其他人對某人感到不滿或不滿意時,我會試著說服他們看待對方的角度,而不是生氣,因為說真的,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接受。他們可能誤解或錯過了某些事,導致他們說出或是做了這樣的事,他們的內心深處可能正在後悔。以正面的方式思考和說話,讓社區的氣氛非常輕鬆。人們更正面看待他人,讓問題變少了、氣氛非常好。同時,我得想出更多笑話,讓氣氛更加有趣。


作為一個社區生活在一起是很棒的事。我們平日至少都有七個人,通常是超過十個人一起生活。這讓我們有一家人的感覺。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共同成長,學習與人相處、公平互助並且一起享受。所以我們必須營造出這樣的社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