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真正的人~韌性小孩養成術~成為獨立的父母與孩子
2025/11/02 (日) 10:30 ~ 12:00 (UTC+8)
臺北市場館近期揭曉
⛲︎ 這世上有人說養育孩子輕鬆愉快 ⛲︎
相信有 90% 以上的人,
都會說養育孩子這件事情
是身而為人最困難的挑戰之一,
然而我們卻認識了一對
認為養育孩子很簡單的父母:
他們是泰國清邁 Pun Pun Organic Farm 的創辦人
Jon Jandai 和 Peggy Reents。
在今年的十一月,
樸谷有幸邀請到他們來台,
分享透過信賴、共同學習
以及貼近自然的飲食、玩樂方式養育孩子的歷程。
也對照在泰、美兩地的自學經驗,
與你我分享對生命的信任與尊重。
本 次交流會三大焦點:
-≼ 養出真實的人之心法 ≽-
-≼ 支持養育孩子的社群發展經驗 ≽-
-≼ 泰國與美國的自學共學經驗分享 ≽-
⨫∸∸∹∹∹∺∹∹∹∸∸⨬
⇣⇣⇣⇣⇣

-≼ 養出真實的人之心法 ≽-
Jon 告訴我們,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金錢、或是富裕的生活。
當今社會,
每個人都在估算養育孩子的成本。
然而我們也需要計算在過程中獲得的一項收益,
就是養育孩子的歷程中,
我們成為了更真實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
我們因為他們對於世界的摸索,
以及天生的信任,更學習到勇氣,
是否這股勇氣也陪伴父母親,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真正的人,需要有面對生活的能力、解決危機的勇氣、強健的身心。
成為父母親是如此幸運,
有機會透過生兒育女,重新在生命中,
轉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在這次的交流會中,
Jon 和 Peggy 將分享養育坦恩的歷程,
是如何讓父母與孩子都走上真實的人之道。
⨫∸∸∹∹∹∺∹∹∹∸∸⨬
⇣⇣⇣⇣⇣
-≼ 支持養育孩子的社群發展經驗 ≽-
結婚之前,
Jon 在泰國各地免費教學,
帶領各地的人們蓋土屋,直到積蓄幾乎花光才停止。
Peggy 則是剛開始她對於永續生活與自然建築的學習。
婚後,兩人決定在清邁附近買一片土地,
展開實驗式的永續生活練習。
就在此時,
Peggy 懷孕了,
但夫妻倆看起來,好像一無所有。
⇣⇣⇣⇣⇣
即便沒有一般人所擁有的物質資源,
他們仍然養育了一個獨立且強壯的男孩 —— 坦恩。
坦恩的來臨,
引領兩人經歷了懷孕、生產和產後養育
到如今成年的二十一年的旅程。
與此同時,
Jon 和 Peggy 仍然懷抱著對大地與自然的深愛,
以及生活本該簡單、自由的哲學,
積極地實踐並持續地推廣教授永續生活的各項技能。
坦恩的成長伴隨著生態社群一同茁壯,
這個不一樣的家庭的周圍,
萌生出了更多的支持社群和更完整的食物自給率。
這樣的環境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有什麼樣的交互反應?
對孩子教養常覺得要單打獨鬥、
甚或是兩人難敵一娃的你/你們,
歡迎來跟他們交流難處與苦樂交織的心得。
⨫∸∸∹∹∹∺∹∹∹∸∸⨬
⇣⇣⇣⇣⇣
-≼ 泰國與美國的自學共學經驗分享 ≽-
坦恩的成長過程中,
Jon 與 Peggy 也和孩子一起,
經歷了自學探索的歷程。
在泰國生活時,
Jon 與 Peggy 主要與社群的夥伴一起照顧孩子,
當孩子漸漸成長,他們也開始思考與研究,
怎樣的教學方式才是最適合坦恩的。
Jon 和 Peggy 都來自傳統的學校系統,
他們自身的學習經驗,
讓他們對於學校的教學方式有所疑慮;
加上泰國的教學現場與臺灣的傳統校園有幾分相似,
幾經考量後,
兩人決定跟著坦恩走向自學之路。
⇣⇣⇣⇣⇣
從坦恩幼兒時期在泰國的偏鄉,
到青少年時期前往美國就學,
這個大跨度的環境與身心變化,
他們如何應對?
身為體制外的父母親,
如何能支持孩子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學習,
同時突破制度中的種種限制與可能壓力,
也將是本次交流會的重點。
無論是想進入自學、實驗教育或是只是對常規教育現場有所想法的你,
別錯過這個第一手的交流機會。
⨫∸∸∹∹∹∺∹∹∹∸∸⨬
⇣⇣⇣⇣⇣
「佩姬告訴我她懷孕了。當時我們剛在清邁縣湄敦買了一塊光禿禿的山丘地,那裡沒有樹蔭,也沒有任何遮蔽物,我們身上僅剩下幾千泰銖。和大多數人不同,我沒有固定的收入,因為我的工作是旅行幫助人們建造土屋,這是我已經做了五年的工作。我只是一個志工,人們邀請我幫忙建造房屋,而我沒有收取酬勞。當我意識到我將要有孩子時,我一無所有。」
「即便我 們沒有其他人所擁有的資源,我們成功地養育了一個強壯、健康而且最快樂的人,從來沒有覺得孩子是我們生活的問題或負擔。......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兒子是一位優秀的老師,即使他只是一個孩子:他教導我們耐心的美好,教導我們要放開心胸,並且更願意傾聽和尊重別人。」
——兒育,Jon Jandai &Peggy Reents
這場分享會,起因於由兩人共寫的
《兒育:放下害怕,成為自由的父母》一書,
本書也將在近期由樸谷出版繁體中文版。
這一本感動的書,
充滿了對於大地、對於生命的信任,
質樸地與樸谷一起,
將支持著我們的下一代,
成為真正的人。
⨫∸∸∹∹∹∺∹∹∹∸∸⨬
⇣⇣⇣⇣⇣
搶先沈浸
在難得屬於自己的時間,
也許能靜靜閱讀《兒育》,
和成為自由父母的內在渴望連結?
除了電子版簡便節約,
現在也提供熱愛實體一書在手、隨翻隨看隨處感動的可能:
⨫∸∸∹∹∹∺∹∹∹∸∸⨬
⇣⇣⇣⇣⇣
何不共同創造
不只是思想的交流,
也想跟 Peggy Reents 和 Jon Jandai 一起用雙手進行創作嗎?
2025 年 11/4、11/5 這兩天,
兩位分享者將帶領一場有別於傳統自然建築的工作坊。
專注在柔美的泥塑浮雕與自然塗料上,
帶大家認識土屋細膩、精緻的藝術面向。
邀請你一起走進自然建築的世界,
親手體驗自然塗料與稻草泥塑的魅力。
☞ 2025.11/4-5【樸谷工坊】自然塗料與泥塑浮雕工作坊報名開放中
⨫∸∸∹∹∹∺∹∹∹∸∸⨬
⇣⇣⇣⇣⇣
關於 Peggy Reents

Peggy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
二十出頭的時候,
她來到泰國清邁學習土製建築和永續生活,
在那裡她遇到了Jon Jandai。
兩人相識後,
約定一起在山上蓋房子,開始簡單的生活。
他們在得知懷孕後,便定居在清邁。
Peggy 在 24 歲時生下了兒子坦恩 Tahn ,成為一名母親。
他們與 Pun Pun有機農場的社區一起生活,
把坦恩養育成了一個健康、快樂、友善的成人。
Peggy 現在專注於建造土屋。
在撫養坦恩的過程中,
她也接觸自我教育、在家教育和共同學習。
在她的一生中,
她透過連綿不斷的土屋傳達生命的自由、女權運動,以及美麗和力量。
她是一位專業的土屋建造者、藝術家、
一位充滿關 懷和觀察力的母親和朋友。
⨫∸∸∹∹∹∺∹∹∹∸∸⨬
⇣⇣⇣⇣⇣
關於 Jon Jandai

Jon Jandai (P'Jon) 是清邁 Pun Pun 的創辦人。
Pun Pun 是一個生態社群、有機農場、種子保存中心、
自然建築聚落、以及認識簡單生活的綜合場域。
從 2003 年創辦 Pun Pun 以來,
P'Jon 在泰國各地帶領從小學生到老奶奶等不同團體,
蓋了二十年,超過數百棟的自然建築 (多數為土磚屋 Adobe House),
也為了傳承這難得的經驗,
寫下了包括種植、種子保存、土屋技術等等書籍。
他具有農夫、土屋建造師、保種師與講師等多重身份,
同時也是一位從生活中領略哲理的思想家,
以及一位社群生活的實踐者。
與 Peggy 相遇,
並生下兒子坦恩 Tahn 後 ,更成為一名父親。
多年來,
P'Jon 致力於尋找讓社群能夠輕鬆地自給自足的各種途徑,
並且讓人們能夠重新建立彼此的互助網絡,
進而與自然重新連結。
他的人生哲學是「生活原本就很簡單」。
因 此他發展了許多的課程、工作坊來協助人們理解這個道理,
並且能夠在生活中實踐。
⨫∸∸∹∹∹∺∹∹∹∸∸⨬
⇣⇣⇣⇣⇣
相關連結
Jon Jandai
個人網站:http://www.jon-jandai.com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JonJandaiLifeisEasy
Pun Pun 有機農場 永續生活學習中心與種子中心
⨫∸∸∹∹∹∺∹∹∹∸∸⨬
⇣⇣⇣⇣⇣
Organizer

樸谷工坊
- pugutaiwan@gmail.com